業務全覆蓋 監督無死角——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解決方案
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控制,防止權力濫用。
——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面臨挑戰
內部控制既是行政事業單位的一項重要管理活動,又是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是行政事業單位治理的基石。實施好內控規范,對于提高單位管理水平,改進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規范財經秩序,建設服務型政府都具有重要意義。
內部控制規范的落地離不開信息化平臺的支撐。將內部控制嵌入信息系統之中,可以實現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程序化和常態化,可以改變單位各項經濟活動分塊管理、信息分割、信息“孤島”的局面,可以使單位管理方式由傳統的日常管理向管理會計轉變,集中精力處理重大問題,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實踐也證明,信息化會促使單位的管控效能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在內控管理方面主要面臨如下挑戰:
l 如何改變粗放式預算管理現狀,適應新形勢下的預算管理要求?
l 如何規范單位收入業務,有效控制未及時上繳、少收、多收、漏收等現象的發生?
l 如何減少經費支出的隨意性,有效規避資金風險?
l 如何落實預算執行剛性要求,及時掌握預算執行進度?
l 如何提升財務報銷服務,對資金支出進行全過程監管?
l 如何動態監控單位的國有資產?減少國有資產流失。
l 如何規范采購執行程序,落實“先預算、后計劃、再采購”管理要求?
l 如何有效落實歸口管理責任,規避合同管理風險?
l 如何加強建設項目管理,杜絕“三超”現象發生?
l … …
內控規范落地需以信息化為有力抓手
有效落實單位層面內控、業務層面內控和監督評價管理,需要通過以信息化作為有力抓手來實現。
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規范》要求,建立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體系,并科學組織實施。具體工作包括梳理單位各類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系統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單位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并通過信息化進行規范落實,督促相關工作人員認真執行。根據單位具體情況,組織內部控制的監督與評價工作,并形成分析報告,指導和完善單位內控制度。
內控系統總體框架。
以《規范》為指導,以預算為主線,以資金為核心,采用“平臺+組件”構建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系統。緊緊圍繞預算、收支、采購、合同、基建項目和資產六大類經濟活動的開展,并通過八大內控方法進行規范,有效規避單位內部經濟活動風險,提升單位綜合管理水平。
單位層面內部控制。業務層面內部控制。
1.預算業務控制解決方案。
為加強預算業務控制,各單位需要建立健全預算業務內部管理制度,對預算編制、審批、執行、決算與評價等各個環節都應當做出明確規定;要合理設置崗位,明確相關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預算編制、審批、執行、評價等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在此基礎上,對于關鍵控制點,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l 定員定額標準、預算編制、預算分解、預算控制、預算執行情況
l 三年滾動預算編報、實行分庫管理、業務歸口審批、逐級審核報送、項目績效目標填報與績效自評
l 收入管理
系統通過工作導航方式使收費項目與業務聯動,收費計算與標準關聯、繳費與票據打印關聯、票據打印與收費臺賬關聯,收費臺賬與收繳預警提醒關聯、收費完成預警指示燈消除,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管理。
l 支出業務控制
通過支出業務的精細化、科學化控制,實現各項支出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包括開支范圍和標準等,實現各項支出符合規定的程序與規范,審批手續完備,確保各項支出科學合理,確保各項支出核算正確,相關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提高支出效率,改善支出效果。
以會議費請款為例(事前申請審批、網上報銷、網銀支付、生成憑證、執行進度)。通過系統“固化”各項支出事項的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流程化審批,動態監控過程狀態;強化預算控制剛性,業務財務一體化。
通過采購監管平臺的建立,規范主管部門、采購使用單位的權責關系,對所有的資產采購流程進行規范管理,實現“先預算、后計劃、再采購”,將各項資產的重要內部控制點進行重點控制,強化采購管理的內部控制,為采購管理提供剛性的手段支持,提升管理水平。
根據部門采購預算指標及部門計劃,編制部門采購計劃,經采購主管部門審批,納入采購;采購預算與資產配置狀況、配置標準對標,厲行節約。
以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業務需求為中心,構建一個體系完整、重點突出、安全有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充分滿足各級單位對于資產清查、資產配置、資產處置、資產使用、資產收入、資產統計分析等資產管理業務的需要,通過科學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資產內部管理制度。
預置資產配置標準,杜絕資產預算數量、規格超標;通過系統實現資產的請購和審批控制。
5.建設項目控制解決方案。
建設項目控制解決方案強調對建設項目投資監控的的規范化,強化對專項資金的監督力度,完善項目概算、計劃管理(預算)、合同管理、支付管理、決算管理、資產管理等信息之間的比對和控制,實現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過程管理,杜絕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的“三超”現象。最終達到通過信息化手段在行政事業單位健全建設項目內部管理制度的目標。6.合同控制解決方案。
通過對合同登記備案,管理合同付款過程,實現對單位所有合同支付管控,單位財務人員或指定人員可以追蹤查詢到每一合同臺賬、合同支付情況、項目簽訂合同及執行情況,對每筆合同資金支付計劃及實際支付情況進行全過程監管,為合同及項目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管打下基礎。
內控評價與監督。
1.內控評價。
依《規范》要求,對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適應性和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對照檢查,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抓好整改落實,進一步健全制度,提高執行力,完善監督措施,確保內部控制有效實施。
2.內控監督檢查。
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和自我評價制度,通過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檢查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管理漏洞和薄弱環節,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內部控制。
信息公開。
建立內控報告制度,促進內控信息公開。積極推進內部控制信息公開,通過面向單位內部和外部定期公開內部控制相關信息,逐步建立規范有序、及時可靠的內部控制信息公開機制,更好發揮信息公開對內部控制建設的促進和監督作用。
內控方案價值總結。
1. 應用全面的內控管理軟件。
可以實現對預算、收支、資產、采購、基建、合同以及債務等業務層面內部控制的全面覆蓋,實時、動態、全面地反映單位內控狀況,強化管理職能,形成以內控制度為指導、以風險管理為核心、以業務流程為重點、以自動化預警為手段,實現立體化、全方位的統一內部控制管理。
2. 業務協同的內控管理軟件。
可以將各種分散的、不規則存在的信息整合成一張"信息網",每個信息節點之間依靠實際業務邏輯關系進行關聯,讓訪問者突破信息孤島的困擾輕松自如地穿梭在這張“信息網”中并獲取自己關心的信息,實現對人、財、物等各種資源的充分開發、利用。
3. 管理規范的內控管理軟件。
可以將內控機制和管理規章制度落實到系統建設和工作流程管理當中,實現人員權限、科目體系、資產類別、數據接口等基礎信息的標準和規范,有效規范預算、報銷、采購等各項業務工作流程,通過運用網上審批、網上辦公、網上公開等手段,規范工作程序,提升管理效率,促進管理工作。
4. 智慧開放的內控管理軟件。
一方面,軟件采用“公共平臺+業務模塊”的方式構建,松耦合,可以依據用戶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裁減應用,并能夠滿足未來的無限擴展、柔性延伸;另一方面,充分采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的技術手段進行管理創新,可以實時動態地全面反映財務信息,提高財務工作效率,強化單位內部控制。
5. 監控實時的內控管理軟件
具有特色的監督檢查功能模塊,可以在線監管資金運行狀況,實時防范資金使用風險。通過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和糾正的全面的財務監管及預警體系,做到業務全覆蓋、監督無死角,滿足動態監控、預警糾錯的需要。
6. 權威鑒定的內控管理軟件。
這是一套真正的內控管理軟件,主要包括業務活動全過程控制、內控風險分析、內控效果評價三方面內容。軟件業已通過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組織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符合性測評鑒定,功能完整、性能穩定、易用性好,具備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所需的完整功能及特性。
咨詢號
-
ꁸ 回到頂部
-
ꂅ 13970098635
-
ꁗ QQ客服
-
ꀥ 微信二維碼